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Cleome rutidosperm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19秒
皱子白花菜
Cleome rutidosperma DC.
中国植物志>> 第32卷 >> 山柑科 Capparaceae >> 白花菜属 Cleome

6. 皱子白花菜(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第三辑生物分册)

Cleome rutidosperma DC. Prodr. 1: 241. 1824; Iltis in Brittonia 12: 290. 1960; Jacobs, Fl. Wal. I. 6: 104, t. 30, 336. 1960; 云南大学学术论文集第三辑生物分册17. 1964;云南植物志2: 77,图版22: 5-6. 1979; 台湾植物志 (第二版) 2: 739. pl. 347. 1996.

一年生草本。茎直立、开展或平卧,分枝疏散,高达90厘米,无刺,茎、叶柄及叶背脉上疏被无腺疏长柔毛,有时近无毛。叶具3小叶,叶柄长2-20毫米(茎下部的叶未见);小叶椭圆状披针形,有时近斜方状椭圆形,顶端急尖或渐尖、钝形或圆形,基部渐狭或楔形,几无小叶柄,边缘有具纤毛的细齿,中央小叶最大,长1-2.5厘米宽5-12毫米,侧生小叶较小,两侧不对称。花单生于茎上部叶具短柄叶片较小的叶腋内,常2-3花连接着生在2-3节上形成开展有叶而间断的花序;花梗纤细,长1.2-2厘米,果时长约3厘米;萼片4,绿色,分离,狭披针形,顶端尾状渐尖,长约4毫米,背部被短柔毛,边缘有纤毛;花瓣4,新鲜标本上2个中央花瓣中部有黄色横带, 2个侧生花瓣颜色一样,顶端急尖或钝形,有小凸尖头,基部渐狭延成短爪,长约6毫米,宽约2毫米,近倒披针状椭圆形,全缘,两面无毛;花盘不明显,花托长约1毫米,雄蕊6,花丝长5-7毫米,花药长1.5-2毫米;雌蕊柄长1.5-2毫米,果时长4-6毫米;子房线柱形,长5-13毫米,无毛,有些花中子房不育,长仅2-3毫米;花柱短而粗,柱头头状。果线柱形,表面平坦或微呈念珠状,两端变狭,顶端有喙,长3.5-6厘米,中部直径3.5-4.5毫米;果瓣质薄,有纵向近平行脉,常自两侧开裂。种子近圆形,直径1.5-1.8毫米,背部有20-30条横向脊状皱纹,皱纹上有细乳状突起,爪开张,彼此不相联,爪的腹面边缘有一条白色假种皮带。花果期6-9月。

产云南西部(潞西)、台湾(台北、屏东),生于路旁草地、荒地、苗圃、农场,常为田间杂草。原产热带西非洲,自几内亚至刚果与安哥拉。上世纪中(1859)传入西印度群岛(多巴哥);本世纪20年代后在亚洲先后星散见于下列各地:1920年,菲律宾的巴拉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东海岸;1924年,新加坡;1946年,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与泰国;1948年,缅甸与马来西亚;1958年,我国云南西部,印度尼西亚广布; 80年代传入我国台湾。看来分布区正在扩展之中,已有成泛热带分布种的趋势。

与国产其他种很容易区别,本种花单生叶腋;2个中央花瓣表面有黄色横带(标本室材料上看不到这个特征,因为整个花瓣的颜色褪色为白色至粉红色);种子表面有20-30条横向脊状皱纹,在40倍以上的解剖镜下,可见脊上有乳状突起或微柔毛;爪开张,腹面边缘有一条白色假种皮带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9《中国植物志》第32卷 53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
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
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
罂粟目 Rhoeadales
白花菜亚目 Capparineae
山柑科 Capparaceae
白花菜属 Cleome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